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为了群众的健康——镇巴县健康扶贫工作纪实

    信息发布者:gzp61231983
    2019-03-04 16:09:59   转载

      在莽莽巴山腹地米仓山涧,全国文明的生态县镇巴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山水间。这里,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歌之乡”和“红军之乡”。这里,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苗乡,也是“中国名茶之乡”;这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多样,世界级天坑群响誉中外;这里,是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陕西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健康扶贫“镇巴经验”在这里诞生,让这里一跃成为全国健康扶贫的佼佼者。全县健康扶贫工作以健康镇巴建设为目标,突出“减存量、控增量”两个重点,着力构建统筹协作、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健康管理、监督考评“五大体系”,探索形成了“一二五”健康扶贫镇巴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近80亿元实现了7.91万贫困人口脱贫,连续6年被省扶贫办、省财政厅评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A级等次,连续6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2016年被评为全市、全省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2017年多项考核结果位列省市前茅,部分扶贫创新举措在全国、全省推广运用。

         截止2017年底,全县在册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贫困人口住院实际报销比例由2016年底的58%提高到86.58%。根据全国扶贫开发业务子系统和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2018年初的数据显示,我县因病致贫、返贫贫困户由2016年初的9892户,减少到2017年初的7450户,2018年初的2814户,健康扶贫成效日益显现。

          因病致贫是该县主要致贫原因之一。去年以来,该县卫计系统按照全面摸底、对比筛选、深入核实、公示甄别、体检筛查和深度清洗六个步骤,精准识别患病贫困人口9162人,其中大病慢病患者6299人,因病致贫7450户18625人,分别占全县贫困户、贫困人口总数的39.6%和35.1%,在脱贫攻坚“八个一批”中,健康扶贫的对象最多、任务最重、难度最大。

     

     

          县委、政府坚持把健康扶贫摆在脱贫攻坚的突出位置,作为卫生计生工作的“头等大事”,建立县委、镇办书记主抓,县长、局长、镇长(主任)主责,镇村干部、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签约医生“四支队伍”为主体的“234”领导机制,以及“县级三线协作”(党政、业务、协会)、镇级“四个统筹”(工作谋划、业务协调、人员安排、经费保障)、村级“六位一体”(学习办公、开展工作、参加培训、接受督导、共享信息、考核奖惩)的责任体系,并将健康扶贫纳入重点工作督查范围,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每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视察和调研,健康办按月督查通报,2017年共通报镇办、部门和单位26个,整改内容150余条;不断优化指标结构和阳光考核体系,并将健康扶贫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评优树模、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挂钩,对出现严重问题的,在脱贫攻坚专项考核和综合考核中“一票否决”,“凭扶贫业绩论英雄、以脱贫成效用干部”的鲜明导向,促进了健康扶贫工作提速、提质与提效。

          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切实发挥党政统筹的领导优势、部门协作的全局优势和卫计系统的行业优势,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健康扶贫工作实现了由卫计系统单打独斗向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转变。一是强化党政统筹。按照“六个一”要求,县级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每月深入镇村调研、指导、督查一次,县镇每月召开一次点评会和领导小组会,镇办每月上报一次工作动态。二是强化“四支队伍”。整合“四支队伍”力量8321人,全程参与健康扶贫政策宣传与服务管理,实行任务交办、跟踪督查及考核问责“清单”式管理,层层挂图作战,有计划、按步骤、分环节精准落实。三是强化系统能力提升。深入开展学习型单位创建活动,每月聘请知名医院专家举办全县学术讲座,统一采购医学、人文、哲学类书籍,严格落实“年计划、季督查、月通报、周报告”学习制度,加强过程管理,不定时测评并通报成绩,稳步提升医师资格和职称考试通过率。

     

     

          扶贫攻坚工作中,该县不断加大健康扶贫投入,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着力解决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群众的看病负担问题,真正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在财政自给率不足5%的情况下,通过向上争取、县内整合、盘活资产等渠道,筹资近4亿元实施中医院整体迁建和县医院医技综合楼建设,扩建了6所片区中心卫生院。按照“60平方米以上、四室分设、村集体产权”标准,新建118个贫困村卫生室,统一配备办公及医疗设备40余种;采取扩、降、免、提、控等措施,全面夯实“4+X”(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补充医疗保障+爱心基金)医疗保障政策,将贫困群众医疗报销比例提高至86.58%。财政每年预算资金600万元,救助重大疾病患者。募集爱心基金52.6万元,关怀救助贫困人口和计生特殊困难人员613名;为协助做好签约服务工作,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180个,落实补贴资金108万元,提高卫计专干和村医签约服务报酬。每年预算人才培养基金200万元,用于医护人员培养和紧缺型医学人才引进。在国家及省市卫计委的支持帮助下,为183个村卫生室配备了健康管理一体机、POCT快速检测等设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基本实现了常见病不出村的目标。

     

     

          积极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坚持减存量、控增量并举,落实“三个一批”措施,实施疾病防控“八大行动”,实现了从治病向防病的转变。对1252名大病患者实行分类管理,与省市三级医院建立协作机制,进行定点救治。在县级医院定点救治的,确定专家团队、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责任医生每月入户随访和康复指导,疑难重症病例实行远程会诊;全面推进疾病防控“八大行动”,启动健康细胞建设170个,组建281人的健康教育师资团、760人的专家库和462人的服务队,在307家医疗卫生单位安装华医网和健康传播卫星设备211台,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健康讲座、公众咨询67.8万人次;创新签约形式,实行“2+2+1”(1名村医+1名村卫计专干、1名镇卫生院医生+1名镇公卫专干、1名县级指导人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建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和电话跟踪随访系统,在卫生信息系统中增加贫困户就诊即时通功能,家庭医生通过手机短信随时掌握贫困群众的就医动态,及时开展随访工作,签约服务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兴隆镇水田坝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荣获“全国优秀家庭医生团队”荣誉称号。

     

     

          镇巴县卫计局局长庞文学说,下一步,全县卫计系统将以创建全国健康扶贫工程示范县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发挥县健康联合体的“联合”作用,强化大病集中救治,管好慢病签约服务,有效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存量,逐步将治疗管理重心向健康管理转移,不断巩固提升健康扶贫工作成效。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